在使用传感器终端时,需要在理解传感器使用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留意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和错误判断。
例如在查看温度传感器终端的说明书时,环境规格和测量规格一栏里写着:“周边温度:-10℃~+ 80℃;测量范围:-10℃~+ 80℃;测量精确度:±0.5℃。”也就是说用这台传感器终端测定为 25℃时,实际温度则在 24.5℃到 25.5℃之间。因此在应用程序上使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个数据存在测量误差。
除了前面提到的传感器,人体感知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出人的存在,但并不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够检测成功。像无源型红外线传感器等是通过红外线来感知的,当感知范围内有与周边温度不同的物体运动时,传感器就会启动(如图)。因此,在感知范围内,如果产生热量(红外线)的物体(人或动物)不运动,或是物体的动作太细微,无法传达到感知轴时,传感器就无法检测出物体的存在。
因为每种传感器的检测机制都不同,所以大家不仅要选择传感器终端,还需要掌握传感器终端内组装的传感器的机制,检查其是否能成功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