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数量太大,物联网系统开发应该怎么处理?

admin 2020-12-16 11:38 物联网

开发物联网系统时,多数情况下要把所有感测数据发送到中心,在中心内进行分析判断,把所有执行命令的功能采集到服务器。但是如果换成大规模的物联网系统,连接的终端数量可至上万,在服务器进行接收处理可能会来不及。这种情况就需要像前面说的那样,在接收处理上下些工夫,还有就是把功能分散给设备及网关。


分散数据处理及设备控制功能

特别是在下述情况下,建议考虑分散功能。

● 每台设备要感测的数据量较多

● 需要实时响应

有些时候,即便传感器终端能够在 10 秒钟内获取 1 个数据,但从业务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只要每 10 分钟更新 1 次数据就够了。也就是说,如果持续向服务器发送不用的甚至是无用的数据,就会白白浪费线路成本和存储空间。因此重要的不是用服务器端接收所有数据,而是要在网关终端上下工夫,例如以下这些情况。

● 通过过滤来监控数据,只发送异常数据
● 通过初步分析只发送分析结果

这样一来不仅能减轻服务器端的负荷,还能提升采集数据的效率。此外,在进行实时控制时,如果在服务器端一并进行控制,就可能因为网关与服务器之间的 3G/LTE 线路不稳而导致控制缓慢甚至失败。

因此一般来说最好不要在服务器端执行琐碎的控制命令,而要尽量在控制对象的附近执行运行判断和控制。前面介绍的楼层监控系统中的LED 照明控制的部分就采取了这种分散功能的方式,用开关门传感器信息在网关上判断情况,执行对照明的实时控制,并把总结数据注册到服务器。

除此之外,人们也在不断推进关于分散功能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开发出的技术包括把模块化的功能动态配置在服务器和网关上等。但是这个分散功能的架构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重要的是迎合系统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架构。


上一篇:物联网系统开发时数据库如何选择?
下一篇:如何提高物联网系统结构的牢固性?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8665308582